第三十五章 福兴楼里定大计
回到正题上,常景强又来劲了,他兴奋地把自己碰到老猎户,打算用猎户老头的经验驯养信鸽传信的想法和盘托出。
李天没想到还有这个奇遇,连连点头叫好。虽然现在已经进入无线电时代,但信鸽在关键的时刻也有用武之地。
根据常景强从抗联带回来的信息,现在最紧迫的任务,就是先买到奎宁。现在已经是4月12号了,离与赵军长会面仅有3天时间了,李天想在会面前把奎宁搞定,作为一份见面礼,对于这次会面李天充满信心。
4月15转眼就到了,赵尚志提前安排了军中事务,带领十个精干的游击队员,化装成山货收购商潜入哈尔滨。
赵尚志很兴奋,野狼特战队的惊天功勋他早有耳闻,并且拥有国际视野的他更清楚野狼特战队爆料731基地这一做法,将会对日军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。不知是什么样的人物领导着这样一支队伍,从国民政府的全国通报嘉奖令来看,野狼不属于国军,否则蒋介石肯定会大大地吹嘘一番,绝不会仅仅一句“野狼特战队是属于国军序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”这么简单,也不可能属于我们**,因为延安没有发表任何关于野狼的宣传。
赵尚志一路琢磨,从上次野狼的常排长送的信来看,这支队伍的负责人文化程度非常高,并且对形势的把握很准确,并且好像一点都不缺钱,若真能与其达成合作,将会彻底改变抗联的实力。想到这,赵尚志激动不已,鬼子对抗联的扫荡围困已经把抗联逼上了绝路,游击队弹药粮草不足不说,仅无药治病这一点,就能严重削弱游击队的战斗力,身为抗联总司令,赵尚志急得头发都掉了很多,奈何东北沦陷在日本人手里,不论是国军还是延安,都帮不上忙,所以对于从天而降的这个野狼特战队,赵尚志觉得这简直就是抗联的救星。
哈尔滨福兴楼是当地有名的饭店,坐落在**大街,赵尚志带了2名化装成伙计的队员直接上二楼,其他队员在楼下警戒接应。
刚过早上,还没到中午饭点,所以楼上的人并不多,只有零星几个客人在品着早茶。
赵尚志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桌子上摆着几张兽皮的人,狐皮帽子遮住了他大半个脸,正在慢慢地品着茶。
赵尚志确定这就是要找的人,在他桌子对面坐下来,摩挲着桌子上的兽皮道:“好皮,好皮。”
那人放下茶杯,赵尚志看到了一张年轻刚毅的面孔,估计不到30岁,这么年轻,会是他吗?赵尚志有点怀疑,但人不可貌相,自己不也是24岁时就在满洲省军委任职了吗。
那人笑道:“看来老哥很识货哦,这是上等的狼皮。”
“有没有7岁母狼的狼皮?”赵尚志说出了暗语。
“不忍杀母狼”对方也接上了暗语。
暗号无误。
赵尚志高兴地说道:“贵部名震天下,真是大手笔,大快人心。”
李天笑道:“赵兄过奖了,不知道对我的那个计划有什么看法。”
赵尚志看了一下四周没人,压低声音道:“我完全赞成,只是这买卖太大,货怎么弄进来呢?”
李天把狼皮挪到一边,手指蘸水,在桌子上写道:“深入敌穴,鸠占鹊巢,武装割据,步步为营”
赵尚志看到这几个字,顿时明白李天的意思,按照这个思路,就是先以小博大,取得武器装备后开辟一个根据地,然后再用装备优良的军队步步为营,蚕食日军。这和延安开辟根据地的思路基本相同,不过延安那里的武器可不怎样。就冲这短短的十六字方针,胸中没有大丘壑是绝对提不出来的,以李天这等年纪就有如此谋略胆识,假以时日,必将成为中国抗日的耀眼将星。想到这,赵尚志觉得以前对李天的看法还是有局限性,本来以为他还只是勇猛过人,没想到还有此等战略眼光,此人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。
李天用袖子把字迹擦干,压低声音道:“交货地点定在阿尔山,你觉得怎样?”
阿尔山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部,地处满蒙边界,为掠夺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和防范苏联,关东军107师在此驻防。在诺门罕战争惨败后,日本感到武器和装备都远远不如苏联,在平坦的草原上交战更不是苏联的对手,就把山岭中的阿尔山作为军事要塞,修建了坚固的工事,作为抵御苏联的第一道防线。
“日军在此驻防了一个师,并且工事坚固,把此地作为第一块骨头,好像不好下口啊。”赵尚志犹豫地说道。
李天笑道:“赵兄说的极是,这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,但也是个可口的蛋糕。”
李天抬头看了一下周围,几个吃早茶的也都下楼去了,诺大的二楼只有他们这一桌人,低声说道:
“阿尔山周围都是高山密林,是适合初期游击战的好地方,此为一;日军花了大力气,在此修建了很多坚固的工事,我们一旦拿下来,这些工事完全可以为我所用,抵抗鬼子的反攻,此为二;鬼子在那里修建有铁路,准备把大兴安岭的林木通过火车运往日本本土,有了火车,以后运输重型武器就方便了,可以实现快速机动作战,此为三;这个地方距离关东军其他防区较远,一旦打起来,鬼子短时间内很难增援,避免我们陷入多线作战,此为四;此地为满蒙边境,一旦被我们占领,以后从苏方购买武器弹药就方便接收了,此为五。赵军长认为这五点理由足够不?”
赵尚志倒吸了一口凉气,没想到李天对形势的分析和战略的把控这么精准前瞻,抗联中也不乏人才,但全军,包括自己,没有一个人会有此等见识,也许,只有延安那边能有人认识到这一点。看来,自己对李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,本来还有心想拉李天加入抗联,但现在看来,抗联这个小庙哪能容得下人家这尊大佛呢,不出几年,民国政府或者延安肯定会把他招揽过去。
“足够了,没想到老弟你考虑得如此深远,老哥我真是心服口服了。”赵尚志真诚地说道。
李天听赵尚志如此夸他,心里也很高兴,毕竟对方可是整个东北抗联的司令呢,自己虽然有一些想法,但手下只有区区几十个人,和人家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,人家能以司令的身份屈尊来见自己并和自己虚心讨论,就说明人家的胸襟和气度远非常人可比,何况自己一直对这位坚持抗日,后来被汉奸出卖遇害的民族英雄一直都是崇敬有加,现在既然自己和抗联接上线了,就决不能让他遇害。
想到遇害,李天想起了赵一曼,常景强说那天在游击队遇到了赵一曼,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正好问问。
“赵兄,小弟想问一下,赵一曼难道真的还在贵部?”李天问道,语气中满死期待,从感情上讲,他很希望历史会出现偏差,这位女英雄真的还没死。
听他这么问,赵尚志眼神黯淡下去,脸上充满了忧伤
“真的赵一曼已经在去年就义了,现在的赵政委是一曼的姐姐。”赵尚志低沉地说道
李天心里一痛,假如自己能早来两年就好了。
“她和一曼一起长大,一起去苏联读书,后来进入黄埔学习,本来打算毕业后进入国军的,但一曼的遇害深深刺痛了她,决定继续一曼未竟的道路,并且更名为一曼,还在一曼生前所在的二团任职。”
李天恍然大悟,原来是这么回事,真是一门英烈啊。
赵尚志激愤地说道:“真正的一曼虽然就义了,但她是我们抗联的军魂,每个抗联的士兵都以她为荣。”
李天点点头,没有说话,心里也满是惋惜悲愤。
停了一会,赵尚志问道:
“老弟,有个问题我知道不该问,不过我放心不下。”
李天忙道:“赵兄尽管问,我这里对赵兄没有秘密。”
赵尚志凑近了低声问道:“想要拿下日军一个整师,咱们需要从苏联那里买大批军火,这可是一笔巨款,我们。。。。。?”
后面的话赵尚志没说,但李天很清楚赵尚志的担心,笑道:
“赵兄,实不相瞒,钱有的是,因为我有个大金矿在手里。”
赵尚志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,这就好,金子是硬通货,到哪里都能花。回去后我就亲自去苏联,协商订购军火之事。”
两人聊了半天,茶壶里的茶水早就没了,为了防止伙计生疑,李天又续了茶水,并且点了几样小点心。
李天喝了一口茶道:“听说贵部有人生病了,我让人去买药了,今天晚上就能到手。”
赵尚志放下茶杯,感动地说道:“谢谢,我代表那些弟兄们谢谢你啦。”
李天一摆手道:“同为抗日,别提谢字,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。”
赵尚志连连点头道:“正是,老弟的人马肯定是经过特殊训练的,我们不熟悉,但老哥我那里的人悉听老弟调遣。”
这相当于是把兵权和李天分了,这是对李天莫大的信任,李天发自内心地感激不已。
两个人在这里说话的功夫,常景强正在体验着当“常爷”的感觉。
